国家统计局民权调查队:深入学习贯彻新修改《统计法》全力完善新时代良好基层统计法治生态
文章来源:民权网 文章作者:薛皓 责任编辑:薛皓 点击数:
时间:2024-12-06 10:58
统计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其数据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家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效果。在新时代背景下,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统计数据的需求更加迫切,对统计工作的要求也更加严格。我们必须深入推进新修改《统计法》学习贯彻落实,加强基层统计法治建设,完善新时代良好的统计法治生态,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信息支撑。
一、治国凭圭臬,安邦靠准绳
2024 年 9 月 13 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发第三十一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这次《统计法》修改是自 1983 年颁布、1996年和 2009 年两次修改以来的第三次修改,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背景下全面深化统计现代化改革的一次重要制度建设,体现了鲜明的政治性、时代性、方向性。
(一)依法统计是推进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法治建设,提出并形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了根本遵循。统计工作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依法推进不仅是统计事业发展的需要,更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就完善统计体制、防治统计造假、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发挥统计监督职能作用等作出一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中央先后印发《关于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的意见》《统计违纪违法责任人处分处理建议办法》《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督察工作规定》《关于更加有效发挥统计监督职能作用的意见》等重要统计改革文件,为统计改革发展把舵定向、谋篇布局。依法统计要求统计工作的全过程都必须在法律框架内进行,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准确、完整和及时。
(二)良好基层统计法治生态是实现依法统计的保障。
基层是统计数据的源头,其数据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家统计数据的整体质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基层是工作的基础。同样,在统计工作中,基层统计法治生态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到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公信力。因此,构建良好的基层统计法治生态是依法统计的重要保障。这需要从制度、机制、人员、监督等多个方面入手,完善基层统计法治建设体系,提升基层统计工作的规范化、法治化水平。
(三)适应新时代要求是基层统计法治的必答题。
新时代的到来给统计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深入发展,统计工作面临的数据量激增、数据类型多样化、数据处理复杂化等问题日益突出。这就要求统计工作必须不断创新方法手段,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和质量。同时,新时代的统计工作还需要更加注重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及时性,以满足国家宏观治理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加强基层统计法治建设,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已成为时代的必答题。
二、多维度推进基层统计法治
基层统计工作的参与者众多,包括地方党委政府、统计调查机构、乡镇及职能部门领导干部、村(居)辅助调查员和企业统计人员等,他们直接影响着基层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公信力。
(一)坚持党建引领,强化政治保障。
坚持和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统计法治建设,是确保统计工作正确方向的重要保障。要将党建工作与统计法治建设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加强党的建设来推动统计法治工作的深入开展。一方面,要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加强对统计法治工作的领导和支持;另一方面,要加强党员干部的法治教育和培训,提高党员干部的法治素养和依法办事能力。同时,要积极开展党建品牌创建和青年学习活动,激发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为统计法治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二)抓住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
基层领导干部是全面依法统计的关键所在,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通过加强法治教育和培训、完善考核评价机制等方式来推动他们带头厉行法治。同时,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和管理力度,对违反统计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和问责处理。通过这些措施来确保领导干部在统计工作中始终做到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监督。
(三)加强全民普法教育,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全民普法教育是构建良好基层统计法治生态的重要基础,要抓住重点部门、重点领域和重点人群扎实开展好统计法律法规学习宣传工作。通过利用“12·4”国家宪法日、“12·8”统计法颁布纪念日等节日契机以及微信公众号、业务工作群等渠道平台来广泛宣传统计法律法规和重大统计改革文件精神。同时要注重结合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法治培训和交流活动,提高社会公众对统计工作的认识和支持度。通过这些措施来营造依法统计的良好社会氛围和法治环境。
(四)深化统计法规学习培训,提升统计人员法治素养。
统计人员是统计工作的直接执行者,要持续深化统计法规学习培训,将基层一线统计人员纳入统计部门法治教育培训中来。通过定期组织培训班、开展案例分析、进行模拟演练等方式来加强统计人员的法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法治素养和依法统计能力水平。同时要注重培养统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法治观,确保他们在工作中始终做到依法统计、真实统计。
(五)强化统计监督检查力度,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可靠。
统计监督检查是维护统计法治秩序、保障统计数据质量的重要手段,必须进一步强化统计监督检查力度,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建立健全统计监督检查机制和监督检查结果的通报、反馈和整改机制。拓宽监督检查范围,全面覆盖基层统计工作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加强执法力度,建立健全统计违法行为的举报、调查、处理和问责机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统计监督检查的效率和准确性。加强统计监督与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监督、审计监督等各类监督方式统筹衔接、有机贯通、相互协调,通过部门间的协作配合来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动基层统计法治生态的持续改善和提升。(国家统计局民权调查队党支部书记,队长王昌胜)
上一篇:审计局召开县委巡察工作动员大会
下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