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权县褚庙乡党员朱存刚:耄耋老人好榜样
文章来源:民权网 文章作者:冯涛 责任编辑:薛皓 点击数:
时间:2021-01-15 14:52
“大爷,你啥时候入的党?我是1984年5月8日入的党!我跟党干了一辈子,这日子啥时候都不会忘记。1月11日,记者在民权县褚庙乡乡长白守玉的指引下,走访了褚庙乡孙坡村这位荣登2020年河南省“乡村光荣榜”的朱存刚,现年79岁高龄的他声音洪亮地回答记者的提问。招呼记者坐下后,朱存刚向记者介绍,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在褚庙乡教育系统当过教师,乡中心校长,1996年8月从褚庙乡中心校长位置上退休后,闲不住的他就回村里担任红白理事会会长,这一干就是二十五年。朱存刚退休后,20年如一日,坚持为家乡的建设增砖添瓦,为倡导乡村文明发挥余热,是一位可敬的老人,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该村党支部书记梁勋富对其赞不绝口。
走进孙坡村村头,只见村容村貌整洁清爽,纵横交错的水泥公路干净平坦,别具风格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移风易俗的宣传标语随处可见,一派怡静悠闲的美丽乡村画面映入眼帘。 该村包村干部孙玉领告诉记者,以前孙坡村里风气不太好,大家在红白喜事随礼上相互比阔气、讲排场。由于各家各户家底不同,村里不断有大大小小的矛盾纠纷.1996年9月,孙坡村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当年从褚庙乡中心校长位置上退休的朱存刚,被村委会和村民推选为红白理事会会长,与村两委共同制订了红白理事会章程,破除了陈规陋习,树立了乡风文明新风尚。朱存刚向记者介绍,村里的红白理事会由村两委成员、小组长、村民代表组成,其中绝大部分为党员。该村支部书记梁勋富说,根据红白理事会章程,红事用车不得超过6辆,丧事不用唢呐,不搭台,邻里之间礼金不超过50元。同时,红白理事会选派专人负责监督,对不必要的开支进行限制。
“之前办一场白事,主家要管5顿饭,放映6场电影,花费3000余元。现在减至3顿饭和2场电影,花费1400余元。亲戚邻里象征性地随点礼金,婚丧嫁娶办得节俭又体面,大大减轻了群众负担。”朱存刚说,在今后的工作中,他们还将对红白事进行探索、创新、改革。白事提倡厚养薄葬,鼓励村民在老人有生之年,尽心尽孝,让老人颐养天年。红事提倡新事新办,引导村民举办集体婚礼、旅游结婚,自觉抵制讲排场、比阔气不良风气。
“无节制的人情往来,群众叫苦不迭。有的村民宁愿借钱‘撑门面’,也不愿带头叫停,担心得罪人或被人笑话。现在由红白理事会操办,统一标准,统一流程,既减轻了群众负担,又维护了邻里和谐,群众都很满意。”朱存刚说。在该村党群服务中心墙面上,记者还注意到悬挂的红白喜事章程上,明确了从新从简办理红白喜事的规定:“理事会成员要带头移风易俗,不参加吃请”“群众举办红白喜事,向理事会报告,不大操大办……” “移风易俗理念好,红白喜事花费少,干部带头都简办、客人少请不铺张,不讲排场无烦恼、乡风文明应传扬……”上午11时许,村里的“大喇叭”又响了起来。
朱存刚说,几年来,每天上午和晚上,村里的自动调频广播就播放《乡风文明行动倡议书》,以宣唱的形式传递到群众心中。 “标准统一了,谁也不说啥了,不攀比了,也不显得丢脸面了,关键是节省了钱可以办点正经事,比都浪费到餐桌上强!”村民伊广宣说。 “以前谁家办事儿,都是在自家院中搭起大棚,全村都来吃流水席,一办就是几十桌,光是人工、桌椅、餐具租赁费用,少说也得千把块钱,不光费时费力费钱,还生怕不如别人,面子上过不去。”村民刘道田感慨地说,“自从村里有了红白理事会规定,红白喜事待客统一标准,谁也不攀比了”。在朱存刚的记忆中,很多时候参加村里的流水席,看着被倒掉的剩菜剩饭着实可惜。当年,成立村红白理事会的想法,他是第一个提出的,也得到了村干部的大力支持。 成立理事会之初,村民们中间也会有不同的声音。“俺家办事,凭什么他要管我!”2005年,村民李某得了孙子满心欢喜,准备大办庆贺一下。得到消息的朱存刚当天晚上就登门了,“虽然这几年咱们种菜钱袋子鼓起来了,但是也不能浪费呀!” 坐在屋里促膝长谈,李某觉得省下的钱,用来照顾好长辈,供孩子完成学业是最重要的。那一次村民李某办酒席比计划省了6000多元。2006年3月,该村一村民与安徽籍女孩订婚时,女方要求彩礼过高,朱存刚三次远赴安徽,做通了女方家庭思想工作,一对新人喜结连理。 为培育好风气,这几年,朱存刚每年都会组织评选“文明户”“五美家庭户”“敬老爱老户”等典型,同时还发动村民晒家风、晒家训、晒家规,相互学习,以点带面,全村形成崇尚美德、比学赶超的好风气。 朱存刚的子女都在郑州工作,他的子女多次劝说他搬过去一起生活、方便照顾,可他总是说:“我是一名老党员,就应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家乡尽点义务、献点爱心,只要我还能动,我就会一直守在村里、一直干下去!”
由于年迈,朱存刚老人的听力不太好,但是他仍然坚持学习,仍保持着对党的热情,通过广播、电视不断地关注着党的事业发展。每个月村里开党员会时,他会很早起床,提前到会场,坐在第一排。他还经常受村里的邀请,为年轻党员讲述当年的入党故事,鼓励他们做新时代的优秀共产党人。
“党叫干啥就干啥!当干部就要带头吃苦作难,就要无私奉献”,朱存刚说,1992年村里建小学时,家庭本不富裕的他拿出了三个月的1800多元工资全部捐给了学校建设。2002年,村里通往薛桥的笔油路年久损坏,村民出行十分不便,他通过向上级反映,于2003年修通了村里通往薛桥长达2公里的水泥路。 虽然朱存刚已经近80岁高龄,每周五还是会到村党群服务中心老党员工作室值班,戴上党徽,服务前来反映问题的群众,架起党和群众的“连心桥”。这么多年,朱存刚从来没有缺席、迟到过。 2019年冬季的一场雨雪天气,村里看到朱存刚准时到达工作室时非常惊讶:“朱老,雨雪天就不要来了,万一摔倒了就不好了。”朱存刚却说:“这是我的工作,为群众服务不能缺席。”老人胸前的党徽熠熠生辉。一些受过朱存刚帮助的人有时提着礼物前来致谢,但都被他回绝。他说:“我们都是邻居,干嘛这么客气呢。”在他心中,他总是觉得自己做的那些好事都是举手之劳,压根没有想过回报。在朱存刚影响下,如今的孙坡村已形成了邻里守望互帮互助的和谐新风气。
褚庙乡党委书记刘洪伟说:“老党员朱存刚的精神如今在褚庙乡扎了根,形成了学习老党员、积极为乡村做贡献的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