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打 12345 有事找政府!
民权网
官 方
微 信民权网
云上民权
A P P民权网
官 方
抖 音民权网
乡镇:人和镇林七乡花园乡胡集乡野岗镇褚庙乡龙塘镇绿洲街道办南华街道办北关镇程庄镇王庄寨孙六镇白云寺王桥镇庄子镇双塔镇伯党乡老颜集
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部门 > 外媒聚焦

豫东小村庄何以名闻全国 “麻花经”里的基层治理密码

文章来源:民权网  文章作者:大河网  责任编辑:薛皓  点击数:   时间:2025-04-15 08:13

豫东小村庄何以名闻全国 “麻花经”里的基层治理密码

豫东小村庄何以名闻全国 “麻花经”里的基层治理密码

       清晨五点半,晨曦中的民权县王桥镇麻花庄村已飘起油香。作坊里,工人们麻利地将醒好的面团搓成长条,双手翻飞间,长条变成了一个个小麻花。油锅翻滚,麻花炸得金黄。
       如今,这个曾经“雨天出不了村,晴天卖不出货”的豫东贫困村,依托麻花产业致富,成为远近闻名的麻花村。日前,2024年度全国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典型案例发布,麻花庄村入选。
       这个豫东小村庄何以名闻全国?4月7日,记者到麻花庄村一探究竟。
       1 基层强不强关键在“头羊”
       “麻花庄村名气大,首先是因为这里生产的贡麻花是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国有名。”贡麻花第九代传人、村党支部委员张国栋说。
       据《民权县志》记载,麻花庄村的麻花已有近300年历史,制作技艺由本村的张氏家族世代传承,迄今已传到第十代,几百年来保持了酥、香、脆的口味。
       金黄的麻花一度是村民增加收入的主要手段。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许多人尚未解决温饱的日子里,麻花手艺人在村里最早吃上了白面,还产生了当地最早的万元户。“当时,村里甭管姓张不姓张的,一看能挣钱,都支起油锅炸起了麻花。但都是小作坊,大家都做不大,也形不成品牌。”张国栋说。
       麻花产业做不大,而且当时村里的党组织也一度软弱涣散,集体经济收入是个零,群众因为一些小事经常上访告状,村庄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上访村。
       端着“金碗”讨饭吃,问题出在哪儿?王桥镇党委书记吕孝刚说,基层强不强,关键在“头羊”。党员干部是基层治理的“领头羊”,带头越好,本事越硬,党组织就越凝心聚力,基层治理就越坚强有力。
       2018年新一轮村“两委”换届,在外跑运输的张永涛高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他说:“我原来卖过麻花,但没挣反赔,对这个产业一度不看好。看到乡亲们仍不富裕,我决心努力改变乡村面貌。”
       挖掘党员潜力,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张永涛点的第一把火。他和省司法厅驻村干部共同努力,推行党员目标管理、星级评定、党群议事会等做法,创新开展主题党日“1+N”活动,有效解决了一些基层党员干部“不作为、不带头”的问题。同时,组建了党员志愿服务队,对困难群众,思想上有苗头性、倾向性的村民,实行“党员结对帮扶”,评选“党员示范户”,激发了党员的潜能和活力。
       2 村民富不富产业是支柱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让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最终还是要抓产业。张永涛点了第二把火:2019年6月,村里采取“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将村中麻花厂及小作坊整合,成立村集体企业——民权县麻花庄村食品有限公司,将村里6家麻花厂分别命名为民权县麻花庄村食品有限公司1—6分厂,小作坊也全部搬进厂内,统一纳入村集体管理。村里统一采购原材料、统一包装、统一对外销售,集中推出最具影响力的商标品牌“钦封麻花庄”。贡麻花走出了分散经营、无序竞争的困局。连续三年全村麻花生产产值突破3000万元,村集体企业收入突破120万元。如今,麻花庄村的麻花已走进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张永涛也被很多人称为“麻花书记”。
       村民许美丽亲身经历了这一切。她家有3个孩子,但只有两亩地,虽然丈夫累死累活在外打工,挣的钱也一度紧紧巴巴,家庭成了贫困户。后来,她到麻花厂打工,但厂子开开停停,一个月也干不了几天。许美丽介绍说,2018年联合后,厂子天天生产,她就一直忙了起来,“现在每天工资开到了100元,俺家也早脱贫了,两个孩子都考上了大学”。
       3 文明不文明典型来引领
       村民富了,村集体也有收入了。张永涛说:“村民最大的期望是幸福生活,但有钱不一定幸福,关键是要铸魂,让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融入村民生活,让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持续加强。”
       村里制定了“村规民约”,建成麻花庄村民俗文化馆、法治广场、民族团结一条街、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栏等,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打造乡风文明阵地。更重要的是,选树群众“身边的榜样”,用身边人讲述身边故事,教育身边人。村里每年举办“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每季度举办道德讲堂,定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移风易俗宣讲活动,大力表彰“好婆婆、好儿媳、好妯娌”。村民徐海霞与两个嫂子和睦相处,十年如一日共同孝敬赡养老人,赢得了村民的好评。村民张革和金燕是妯娌,经常相互帮带孩子,并孝敬老人,今年“三八”节被村里评为“好妯娌”。
       如今,麻花庄村正规划建设面粉厂、纸箱厂,进一步拉长产业链,带动村民致富。民权县委社会工作部有关负责人说,麻花庄村能成为全国典型,关键是破解了“干部干群众看”的治理困局,通过党建引领实现了高效能治理,重构了乡村产业和乡村文明。这种“治理红利”持续释放,正是乡村振兴需要的内生动力。
       暮色中的麻花庄村,非遗工坊的灯火与村民广场的舞步交相辉映。那些在油锅里翻腾的金黄麻花,正编织着一张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基层治理之网,让这个黄河故道旁的小村庄,焕发出新的活力。

上一篇:民权县孙六镇:“为好人立传 让好人有好报”
下一篇:暂无

排行榜
图文推荐
  • 豫东小村庄何以名闻全国
  • 民权县孙六镇:“为好人
  • 民权县法院朱涛:他勇毅
  • 民权:守护黄河湿地 志愿
  • 商丘建筑业观摩会在民权
  • 央媒看河南丨冰箱冷柜年
微信矩阵
  • 民权网
  • 民权头条
  • 民权之声
  • 民权县融媒体中心
短视频
  • 民权县融媒体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专题资料,均为民权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05 - 2025 www.cnmq.com.cn www.minq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共民权县委 民权县人民政府 主管:中共民权县委宣传部 主办:民权县融媒体中心 电话:0370-8596822 邮箱:xcbwlk@126.com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64209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201404 | 豫ICP备10205488号-1

民权网